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宣传 > 科普文章

轻度贫血应该怎么补?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 周梦晴 杜磊 日期:2023-09-21 点击:

当看到体检单上出现轻度贫血,并且医生建议暂时不需要吃药的情况下,大部分人第一反应可能是需要通过吃红枣、喝红糖水等方式进行食补,而这恰是人们对补血的刻板印象。

那什么是贫血?导致贫血的原因有哪些?吃什么食物能预防贫血呢?

贫血是指血液循环中红细胞浓度或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既定的临界水平(14岁及以上男性低于130g/L,14岁及以上女性低于120g/L),因此伴有输氧能力不足的情况。贫血是世界各国常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也是我国重点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之一。

贫血的常见症状有哪些呢?虚弱、疲劳、眩晕头痛、心悸心慌、注意力难以集中、易于烦躁等是贫血常见症状。导致贫血发生的因素包括营养不良(铁、叶酸和维生素 B12)、遗传因素(地中海贫血和镰状细胞)、环境污染物(铅)、传染性疾病(疟疾)、自身免疫性原因(溶血性贫血)等,其中营养不良是导致贫血发生的一大重要原因。

对于正常人群预防贫血来说,重点是保证铁的足量摄入。食物中的铁包括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其中血红素铁主要来源于红肉等动物性食物,吸收率较高。而非血红素铁主要来源于植物性食物,但其吸收率较低。日常生活中中,可以通过多吃橙子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促进机体对铁的吸收。简而言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做到合理膳食,营养均衡。当机体出现轻度贫血时,可以通过增加摄入动物血、内脏等食物增加铁的摄入。但机体一旦出现中度或重度贫血,切记不可只依赖食物,需及时去医院就诊,听从医生的建议。

                                                          徐贵法营养科普工作室


版权所有:山东营养学会   鲁ICP备19027806号-1   济公网安备 - 8978798797797号     技术支持:中科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