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宣传 > 科普文章

微塑料的危害,你了解多少?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 单珊 赵秀兰 日期:2023-09-18 点击:

微塑料无处不在。我们使用后废弃的塑料大约只有9%被回收利用,另外的90%以上则进入了垃圾填埋场、海洋和生态系统。塑料降解速度很慢,通常会持续数百年甚至数千年。因此,这些塑料不会消失,但会在环境中逐渐破碎为越来越小的碎片,形成5毫米以下的微塑料甚至粒径更小的纳米塑料。

这些细小的塑料颗粒会通过食物链进入到我们的食物当中,在食食用盐、蜂蜜、啤酒、饮用水等食品中都已经发现了微塑料的存在。根据估计,每人每周通过食物摄入到体内的微塑料高达5 g,相当于一个人一周就能吃掉一张银行信用卡。

近年来科学家已经发现人体摄入的微塑料中,一些体积较小、且未能排出的微塑料可以在直接接触的胃肠道中发生蓄积,并可随着血液循环进入到肝脏、肾脏、肺部、心脏,甚至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那么进入体内的微塑料会对健康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呢?目前,科研人员已经利用动物实验和体外培养的细胞证明,微塑料能对多种器官的正常功能产生影响,例如与器官摩擦会引起物理损伤并导致炎症、进入细胞内会导致氧化应激和细胞死亡,与内分泌紊乱、精子发生异常、出生缺陷、胰岛素抵抗、学习和记忆功能损伤都有关。而且,在一些免疫性肠炎的患者粪便中发现微塑料的含量是正常人的1.5倍左右,这些结果提示了进入人体的微塑料具有很大的健康风险。

我们团队发表在chemosphere.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5302003/)的研究也显示,动物的血脑屏障对微塑料毫无抵抗力,微塑料可通过多种途径长驱直入到大脑的各种神经细胞中,引起大脑的炎性变化和细胞损伤。

既然我们无法避免与环境中的微塑料接触,也无法阻挡微塑料进入细胞,为了避免我们的器官成为塑料型的五脏六腑,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尽量做到少吃外卖,减少各种塑料制品的使用,用玻璃水杯替代一次性茶杯和塑料杯,用布袋子代替塑料袋。


                                                                                                                                                                                                                            徐贵法营养科普工作室


版权所有:山东营养学会   鲁ICP备19027806号-1   济公网安备 - 8978798797797号     技术支持:中科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