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宣传 > 科普文章

科学防疫,营养先行——一般人群营养膳食指导

文章来源:赵慧文 山东大学 运动营养专委会 日期:2020-05-05 点击:

疫情期间,对宅家防疫的我们来说每天的饮食尤为重要,科学合理的膳食对增强抵抗力,保持充沛的精神和体力有很大的帮助,也为战胜疫情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支持。为此,国家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司)组织研究提出营养膳食指导,供公众和医务工作人员参考。下面,我将针对一般人群这一最大受众群体的营养膳食指导进行分析和解读。

优质蛋白助免疫

蛋白质是构成体内生理活性物质,调节生理功能的重要成分。蛋白质能够构成抗体,发挥免疫调节作用。蛋白质作为酶和激素,参与了机体许多生理过程。因此,我们应该重视饮食中蛋白质,尤其是优质蛋白的摄入。张文宏医生也表示,我们中国人传统的早餐大多是粥和咸菜,这对于疫情防控的营养方面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优质蛋白质包括动物来源的瘦肉、鱼类、奶类,植物来源的豆类及豆制品等,这些蛋白质和人体蛋白质构成相似,便于人体的消化吸收和利用。疫情期间更要强调蛋白质的摄入,早餐加个鸡蛋,每天摄入奶类的量应相当于液态奶300ml左右,食物中增加豆浆、豆腐等大豆制品的摄入以保证每日膳食中的优质蛋白。

image.png

新鲜蔬果促健康

新鲜的蔬菜水果是膳食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重要来源,深色的蔬菜水果如西蓝花、菠菜、胡萝卜、莴笋叶等的营养价值较高,大家平时可以多留意,多摄入一些这类蔬果。此外,蔬菜水果中的植物化学物也具有抗氧化、抗炎、增强免疫功能的功效,如姜、大蒜和洋葱等。孙长颢教授表示,膳食纤维、β胡萝卜素、镁和维生素D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一些氨基酸如异亮氨酸、缬氨酸、蛋氨酸等,脂类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铁、锌、硒和铜等的摄入不足也可导致免疫力降低。富含这类营养素的食物包括豆皮、黄豆、黑豆、黑芝麻、紫菜、花生、红薯、木耳、蘑菇等。

image.png

合理膳食重均衡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多吃蔬果、奶类、大豆;适量吃鱼、禽、蛋和瘦肉,少盐少油,控糖限酒;杜绝浪费,兴新食尚。合理膳食讲究食物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每天至少摄入12种食物,每周至少摄入25种食物。除上面所提及的蔬果、奶类、畜禽肉类等,我们还应当注意谷薯类和坚果的摄入。要做到营养均衡,荤素搭配。粗粮细粮兼而有之,粗粮中含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及微量元素,具有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减少血糖波动等作用。酸奶中含有益生元,也可以促进肠道有益菌群的生长,促进肠道健康。另外,在烹调方面要注意减少油、盐和糖的使用,尽量使用蒸、煮、炒、炖的烹饪方式,减少油炸和熏烤,不要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也要少喝含糖饮料,提倡多喝水和茶,成人每天建议饮用1500-1700ml的水。此次疫情中,老年人因抵抗力下降合并一些基础疾病,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性较大,因此更要注意合理膳食。


分餐进食要推广

长久以来,我们的进餐习惯都是合餐制,也就是大家都在一个盘中夹菜,在外出吃饭的时候,我们也常常会互相夹菜以示热情。而许多消化道的传染性疾病,如甲肝、幽门螺杆菌、诺如病毒等,都可经口传播,且这样的密切接触还将导致呼吸道及其他系统传染性疾病的播散,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进餐的安全卫生隐患。山东省多位营养学专家陈垚、孙桐、赵长峰等也建议推广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分餐而食。分餐制可以将降低老年人、儿童和其他免疫力较低的人群的感染风险,也可以让人们按需进餐,减少浪费。目前,北京、上海、江苏等地都在推广分餐制,这对合理膳食、营养平衡、控制食量以及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预防有比较深远的意义。

在此疫情期间,大家除了要注意营养均衡,保持强壮的体魄以外,还要注意食物需合理贮藏,避免腐败和污染,食用前要充分加热,餐具要彻底清洗,必要时应进行消毒处理,更要注意手部清洁,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规范洗手,也要保证规律的作息和适度的运动。现在全国各地都投入到了复工复产当中,社会生活秩序也将逐渐恢复,我们要继续毫不松懈,保证个人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病毒的感染风险,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所有:山东营养学会   鲁ICP备19027806号-1   济公网安备 - 8978798797797号     技术支持:中科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