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宣传 > 科普文章

牛奶、饮料分不清,乳制品您选对了吗?

文章来源:吕岩 山东大学 运动营养专委会 日期:2020-05-07 点击:

牛奶及各种乳制品是我们日常饮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富含钙,是优质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的良好来源。乳制品种类繁多,例如酸奶、炼乳、奶油、奶酪等,这些乳制品以其丰富的口感深受人们喜爱。然而,市面上琳琅满目的乳酸菌饮料、酸奶饮料、水果牛奶饮料等也同样受到欢迎,不少消费者把这些产品作为“乳制品”饮用。那么乳饮料等于乳制品吗?我们该如何选择呢?

   1.乳制品的主要成分

    牛奶中含有大约86%~90%的水分,2.8%~3.3%的蛋白质,3.4%~5.4%的乳糖;2.8%~4.0%脂肪以及少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乳制品由于其性状、制作工艺和添加成分的不同,营养成分存在较大差异。下表是常见的几种乳制品成分(每100g):

牛奶、酸奶、奶酪、炼乳、奶油


牛奶

酸奶

奶酪

奶油

炼乳

能量(kcal)

54

72

328

879

332

蛋白质(g)

3.0

2.5

25.7

0.7

8.0

碳水化合物(g)

3.4

9.3

3.5

0.9

55.4

脂肪(g)

3.2

2.7

23.5

97.0

8.7

维生素A(μgRE)

24

0.8

152

297

41

硫胺素(mg)

0.03

0.03

0.06

0.03

核黄素(mg)

0.14

0.15

0.91

0.01

0.16

尼克酸(mg)

0.1

0.2

0.6

0

0.3

钾(mg)

109

150

75

226

309

钠(mg)

37.2

39.8

584.6

268

211.9

钙(mg)

104

118

799

14

242

镁(mg)

11

12

57

2

24

 

  2. 乳制品的健康益处

  • 强健骨骼肌肉

乳制品含有全部必需氨基酸,是我们日常饮食中优质的蛋白来源,这些蛋白质可以强健我们的骨骼肌肉,对肌肉的形成和恢复十分重要。乳制品中的钙和磷对骨骼和牙齿健康具有重要作用;钙和钾有助于维持良好的肌肉功能、增加骨密度,从而预防骨质疏松。此外,乳制品中含有的维生素B2和B12对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 提高免疫力

乳制品中富含蛋白质、脂肪、乳糖、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营养均衡且易于吸收。蛋白质包括酪蛋白和乳清蛋白,乳清蛋白包括β-乳球蛋白、α-乳白蛋白、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等生物活性蛋白质具有抑菌、缓解机体炎症、增强机体免疫力的生理功效。

 

  • 促进肠道健康

乳糖是乳制品中主要的碳水化合物,乳糖可以促进肠道内乳酸菌的生长,而它的衍生产物乳果糖、低聚半乳糖可以促进双歧杆菌的生长。经过发酵制成的酸奶也是促进肠道健康的“好帮手”,酸奶中含有的各种益生菌例如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双歧杆菌等具有促进消化、调节肠道微生态的作用。


3.乳制品还是乳饮料,您选对了吗?

了解完了乳制品的营养价值和健康益处,那么乳饮料表现如何呢?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乳饮料”。国家标准GB/T 21732-2008《含乳饮料》中规定含乳饮料是“以乳或乳制品为原料,加入水及适量辅料经配制或发酵而成的饮料制品。含乳饮料还可称为乳(奶)饮料、乳(奶)饮品。”含乳饮料可以分为三类:配制型含乳饮料、发酵型含乳饮料和乳酸菌饮料,其中发酵型含乳饮料还可被称为酸乳(奶)饮料、酸乳(奶)饮品。

由此可见,超市货架上常见的“营养快线”、“AD钙奶”、“蒙牛真果粒”、“伊利优酸乳”、“养乐多”等等实际上属于饮料。饮料口感好,更容易受到大家的青睐,尤其是小朋友。但是,尽管是“含乳”饮料,营养价值与真正的乳制品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以“伊利味可滋牛奶饮品”和“伊利纯牛奶”为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对比见下表(每100ml):


味可滋牛奶饮品

纯牛奶

配料表

饮用水、全脂乳粉、白砂糖、果葡糖浆、无水奶油、树莓蓝莓草莓果酱、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芝士粉(干酪)、食用盐、单,双甘油脂肪酸酯、海藻酸钠、卡拉胶、磷酸氢二钠、食品用香精

生牛乳

能量(KJ)

244

280

蛋白质(g)

1.5

3.2

脂肪(g)

2.1

3.8

碳水化合物(g)

8.3

5.0

钠(mg)

70

53

钙(mg)

100

配料表上的信息显示,除去营养价值忽略不计的饮用水和各类食品添加剂,含乳饮料的 “糖分”增多了,白砂糖和果葡糖浆分别位于配料便第三和第四的位置。营养成分信息则告诉我们,同样饮用100ml,含乳饮料比纯牛奶蛋白质少了一半多,糖和钠含量却增了不少,而钙含量更是大打折扣。

多数含乳饮料的“白砂糖”都居于配料表前列,因此这些含乳饮料实际上也属于含糖饮料。经常摄入含糖饮料除了会导致体重增加,还会增加2型糖尿病、心脏病和其他慢性疾病的患病风险,此外,含糖饮料的高消费甚至会增加早亡的风险。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然而很多含乳饮料往往打着“儿童饮品”的宣传标签,这些饮料占了肚子还缺乏营养价值,不利于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并且过多的糖摄入会让宝宝变成“小胖墩”。那么如何分辨含乳饮料呢?


1.看“外表”

无论某个产品的名字、外观怎么花里胡哨,只要看到“饮品”、“饮料”二字,那妥妥就是含乳饮料。

2.看“配料表”

配料表中的顺序是按照原料的多少进行排列的。一般酸奶、牛奶、复原乳的配料第一位都是牛奶或奶粉,而含乳饮料的第一位则是纯净水,并且白砂糖通常也位居前列。

  1. 3.看包装上的“产品标准代号”

    如果产品标准代号是“GB/T 21732”,即执行的是《含乳饮料》国家标准,那么一定是含乳饮料。

  

    最后附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饮奶建议

  1. 1.饮用量:2~4岁幼儿每天饮用500g牛奶、4~7岁幼儿每天饮用350~500g牛奶、7岁以上的少年儿童及成年人每天饮用300g牛奶。

  2. 2.特殊人群:乳糖不耐受者可首选酸奶和低乳糖奶制品、或者少量多次和其他谷物同食,不空腹饮奶;牛奶蛋白过敏者应避免摄入奶制品。

  3. 3.乳类互换表(乳制品按照与鲜奶的蛋白质比折算)

食物名称

重量(g)

鲜牛奶

100

酸奶

100

奶粉

12.5

奶酪

10

 

参考文献:
[1] 
杨月欣,王光亚,潘兴昌.中国食物成分表:第二版第一册[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

[2] 食品伙伴网:http://news.foodmate.net/2020/02/549499.html

[3] 食品伙伴网:http://news.foodmate.net/2020/02/549501.html

[4]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含乳饮料:GB/T 21732-2008[S].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1.

[5] Malik V, Li Y, Pan A, De Koning L, Schernhammer E, Willett W, Hu F. Long-Term Consumption of Sugar-Sweetened and Artificially Sweetened Beverages and Risk of Mortality in US Adults. Circulation. 2019 Mar 18.

[6]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版权所有:山东营养学会   鲁ICP备19027806号-1   济公网安备 - 8978798797797号     技术支持:中科服